二線啤酒品牌業績集體遭遇“滑鐵盧”,難以逃脫被吞并命運。
區域啤酒品牌正遭遇集體陷入虧損的泥淖中。繼惠泉和啤酒花之后,金威啤酒周三晚間也公布了2012年預虧的警告。就在一眾二線品牌集中處于不利境地的大背景下,業內有消息稱,在燕京競購金威失敗后,華潤雪花又開始新一輪對金威啤酒的競價,亞洲啤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亞洲啤酒)旗下最大的南昌啤酒廠正被百威英博收購。
在可被并購資源所剩無幾的大背景之下,啤酒巨頭正在加緊腳步瓜分行業剩下的“肥肉”。
二線品牌集體潰敗
29日,惠泉啤酒公布的業績預虧公告,預計2012年凈利潤將出現7200萬左右的虧損。2012年上半年,惠泉的凈利潤5年來首現虧損,虧2567萬,狂跌190 .66%,這意味著去年下半年惠泉的虧損面進一步拉大至4633萬元。
29日公布2012年業績預警公告的還有啤酒花,啤酒花因為控股子公司新疆烏蘇啤酒有限公司由于關停部分生產公司及公司技改擴建,形成資產處置損失等原因,預計2012年凈利潤會同比減少75%左右,這也意味著啤酒花2012年的凈利潤比2011年減少了4386.7萬元。
而上半年已經出現超過1億港元的金威在盈利警告中稱,預期2012年下半年將進一步錄得虧損,導致2012年虧損增加。
區域啤酒品牌凈利下滑,共同的原因是2012年銷售下滑!捌【茀^域市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市場競爭白熱化,公司采取的營銷模式未能適應市場競爭的實際情況,啤酒銷量出現一定幅度的下滑,導致公司主營業務虧損!被萑绱朔治銎鋬衾潛p的原因。金威將虧損原因歸咎為啤酒銷量和收入減少以及物料價格上升。
“啤酒行業內馬太效應已經開始顯現!敝型额檰柺称沸袠I研究員梁銘宣表示,經過上一輪兼并重組潮流,華潤雪花、青島、燕京、百威英博四大巨頭發展迅速,已經基本完成全國布局。在行業四大巨頭的圍攻之下,區域啤酒品牌毫無招架之力,市場份額、銷量下滑、業績下滑均不可避免。此外區域啤酒品牌的管理不足也是導致其虧損的重要因素。
金威賣價或受業績拖累
一方面是二線啤酒品牌出現虧損,另一方面是巨頭在進行最后一輪的并購。
近日,有業內人士向南都記者透露,在燕京競購金威失敗后,雪花又重新參與對金威啤酒的競價。南都記者就該信息的真實性向金威啤酒一位高層咨詢,不過對任何問題該高層均以無可奉告回答,金威的態度相當謹慎。不過南都記者查詢發現,其實早在去年11月,華潤創業首席財務官黎汝雄在接受香港傳媒采訪時曾透露當時金威作價合理,已經出價參與此輪競投,不過競投結果未有結束。
不過此輪競投,金威或者再難有上一輪那么強的談判砝碼。方剛表示,上一輪燕京啤酒知難而退,金威的底牌已經亮出來了。而此番2012年凈利潤的大虧對金威再出售會產生負能量!案傎徴叩某鰞r可能會調低!狈絼偙硎。
此外還有媒體引述中國酒業協會一位專家的說法,曝出百威英博正在收購亞洲啤酒旗下最大的啤酒廠南昌亞洲啤酒有限公司(下稱南昌亞啤)及在中國的啤酒資產。
據了解,亞洲啤酒是外商獨資企業,在國內北京、山東、河南、江西、廈門等地擁有7家啤酒企業,年產能約60萬噸!鞍偻⒉┮召從喜齺喥,看中的是它在江西的地盤!逼【專家方剛表示!澳喜齺喥∈莵喼奁【颇壳白顑炠|的資源!狈絼傊赋,其他6個工廠,比如河南的部分工廠已經關停,北京、山東的工廠也處于很尷尬的地位!霸谏綎|這樣一個大市場,產能在10萬噸以下的工廠基本上很難有市場,亞洲啤酒山東的工廠能活下去已經不錯了!狈絼偡Q,其實此前亞洲啤酒已經將新鄉的啤酒廠賣給百威英博。
二線品牌的份額遭吞并,巨頭的市場份額在進一步提升,按照梁銘宣的數據,2011年燕京行業第三的位置被百威英博替代,當年四大巨頭的市場份額依次是20%、15.7%、12.2%、11.2%。
方剛表示,啤酒行業能被收購的資源已不多,中小型啤酒企業很難生存,以好的價錢被吞掉是最好的結局。而梁銘宣則認為,其中規模較大的區域品牌如珠江啤酒憑借在本土市場的優勢仍能生存,但是生存壓力頗大。未來大型區域品牌需要通過產品多樣化來維持僅有的市場份額。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