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Floors”的聯合創始人Jason Freedman曾在接受訪談時講述過自己最初見投資人時的景象,“還記得當初為我的第一個公司尋找投資時,我的投資人關系網還很薄弱。不要說投資人沒認識幾個了,連怎么向他們演說也一無所知。我想盡一切辦法認識投資人,參加各種創業大會,見面會和演說比賽。每一位投資人都意味著一次電梯演說的機會。我覺得只要這樣做,我離成功就不遠了。但事實證明我錯了!
”在某一天,我在某個大會上遇到一位資深的投資人,于是就開始了我的電梯演說。但他罕見地對我坦白了一件事,他參加創業大會并不是為了遇見新的創業公司,因為早在他到達前,這些公司其實已經被挑光了。經驗告訴他,這里找不到他的下一筆投資對象。并且投資人不喜歡你很突兀地去見他,而希望你有準備有計劃的約談!
因此,想要成功的搞定投資,你就要做一些事前準備,比如你要了解他以往的投資方向,像紅杉資本在近幾年十分看好O2O領域;陳科屹更熱衷社區投資;張春暉現在側重于移動互聯網及傳統互聯網、通信領域這些領域的投資等等。
當然最好了解他有哪些忌諱或者偏愛,像徐小平就比較看重創業者中的精英團隊;熊偉銘更珍愛90后年輕選手;蔡文勝卻對草根創業者偏愛;一款本土的“方法論特輯”App”創投諜報”中有著很多諸如此類的投資人信息,其中就有一位創業者這樣評價蔡文勝“如果你對自己項目有足夠自信,那么去找蔡文勝談投資吧,風趣迷人的蔡總會讓你看見未來,他不介意你的出身多么貧賤,你的過去多么不堪。 在他眼里,沒有正兒八經的商業模式,就是依靠一兩個“必殺技”,在互聯網的空間里殺出一條陽光大道;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總是能尋找到最低的門檻介入,然后得到最高價值的回報!
也有人說“劉芹是少有的能被稱為有大智慧的投資人。我自覺是很有想法的人,但每次和他聊項目還是受益匪淺。他更看重創業者對于模式的深入思考和洞察,他看重創始人的品質,如果要打動他,你不用把項目描述得很細致,如果能抽象總結出來,形成一個良好的邏輯最重要。他應該也會很喜歡很堅持的創業者,但是是那種聰明的堅持!
創業不易,創業道路上更是布滿荊棘坎坷,能夠得到投資人的支持是這條路上至關重要的一個節點,因此如果與投資人更好的相處,如何說服投資人投資自己,成為一個關鍵命題。
我們要懂得投其所好,他愛車你就和他聊聊車;他愛酒,你就請他品品酒;他愛美人,你就用美人計。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雖然很多人成功以后,經常說自己當年沒有寫計劃書,就和投資人談了一句,甚至在電梯間里就成功融到了多少錢,相信我,這都是騙人的鬼話。成功的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最后,祝愿所有的創業者,創業成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